当北盘江奔涌入贵州境内,切开群峰,冲出深谷,一座云端的天桥像一道红色的闪电,以坚定的姿态划过大地的裂缝,连接云南与贵州。这是已建成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第一桥。桥面距水面56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从桥上俯瞰,古籍中北盘江“沸声如雷”“使旅者望洋兴叹”的怒吼恍若历史的余绪。几十秒内飞跃天堑,“天堑云航”,真正成为现实。
如果我们飞得够高,就可以看见天地间一幕以贵州桥为名的壮丽史诗。起伏的高山峡谷间,三万多座桥梁飞跃山峰、跨过深谷,缝合大地的裂痕,在无边的苍翠峰峦间,托起一个全新的高速平原。
高速平原
2009年,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坝陵河大桥建成,两岸通行车程由1小时缩短为4分钟。
2015年,沪昆高铁北盘江大桥合龙,成为世界最大跨度铁路混凝土拱桥,和谐号高铁列车通过大桥仅需要6秒。
2016年,鸭池河谷坡度接近垂直的悬崖绝壁上,贵州再次刷新自己创造的钢桁斜拉桥纪录,800米跨径居世界之首,贵阳至黔西的时间减少了一半。
2018年,平罗高速大小井特大桥一跃成为世界上山区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2019年,平塘的群峰间立起322米的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平塘大桥力与美结合的造型婉约了山川,天空之桥与附近的天眼一起,成为大地最美的风景。贵州连接南方的横向“大动脉”就此打通。
2021年,位于5A级风景区及水源保护区的花鱼洞大桥与环境和谐相生,施工实现了全程“水源零污染、景区零干扰。”还有目前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六枝大桥,继续挑战着全新的世界纪录。
截至2021年底,贵州全省在建和已建桥梁共3万余座。其中,全世界桥面距离水面最高的前100座桥梁中,42座在贵州。这也让贵州有了另一个名字——“世界桥梁博物馆”。
跨越山河
如此多突破极限的世界第一、举世闻名的超级工程,密集分布在中国西南一隅。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是贵州?
如果摊开贵州地图,就会发现“地无三尺平”绝非一个夸张的比喻。贵州近7成土地是以石灰岩等为主的可溶性岩石,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在此交错。当河流与大地相遇,亿万年间,涌动的流水犹如利刃切割山体表面,渗透溶蚀山体内部,从地表到地下,逐渐出现了形态丰富的岩溶地貌。
它带给这片土地让人惊叹的美景——刺破蓝天的石林、深不见底的溶洞,凝视苍穹的天坑、深邃狭窄的地缝和一望无际的峰林峰丛,但,也留下最难走的路。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需翻山越岭、跨江蹚河。看见与抵达间,如此遥远。
山的那边是什么?这大约是贵州人曾追问最多的问题。
建一座桥,跨越山海,成为贵州人最朴素的愿望。贵州现存最早的桥梁是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的普济桥。从这里开始,走出大山的路走了八百多年。为了改写“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命运,一代代人付出智慧、心血乃至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更多现代桥梁改变了人们心中古桥婉约浪漫的印象,重新定义了桥梁能企及的高度,也展现了新中国滚滚向前的决心、意志与力量。
1959建成的花溪松柏山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贵州修建的第一座现代桥梁。人员缺乏、技术落后,这座跨径仅40米的石桥,已然是当时国内最大跨径的空腹式石拱桥。它像一个时间的锚点,记录着贵州桥梁翻天覆地的变化。桥梁史,也是中国的奋进史。
超级工程
一座超级大桥的诞生,要翻过多少重山?
它要克服天险。垂直的崖壁、复杂的山体地貌、大幅度跨径,倒逼建设者们不断创新一座座挑战极限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案。
它要攻克技术难题。一根高强度钢丝,组合成主缆的拉力高达10万吨,足以吊起1艘满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一颗混凝土用沙,由山石就地取材研磨而成,克服河沙缺乏。贵州桥梁人科技创新的步伐,托起每一座大桥。
它要战胜山间危险的横风。反复的风洞试验、数字仿真技术,只为迎接12-15级峡谷风的考验。
它要对抗时间。每一根拉索、每一根钢桁梁、每一颗螺丝的温度、湿度、受力情况,每一次桥梁微小的震动和摇摆,都要被记录下来,检测桥梁的稳固。
这是一场意志与技术全方面的较量。万桥飞架集合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全球首创”与“国内第一”。过去十年间,贵州实现了悬索、斜拉、拱式、梁式桥梁类型全覆盖。一座座桥梁拔地而起,也彰显着中国在技术、装备、材料、工艺等领域崛起的实力。桥梁,是中国挺起的脊梁。
桥见贵州
十多年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小省办大交通”的决心和投入,以交通基建抚平大地的褶皱,贵州建成了综合密度全国第一的高速公路,黔道天险变身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
如果天堑是这片土地的宿命,桥梁,则是它改变命运的不息抗争,是打开山门的钥匙,是奔赴未来的坦途。桥下江河奔腾,桥上川流不息,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动起来。
黔货出山,行销天下。大山里的茶叶、辣椒、刺梨等农产品惊艳了世人的胃。磷、铝、煤等丰富矿产为全国供能。工商业不再畏惧重山阻隔,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秀美的黔山贵水,真正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敞开了大门。万桥飞架,让世界离得更近,也让梦想走得更远。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十年间9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摘帽。山里人摆脱了肩挑背驮、跋山涉水的宿命桎梏,走出大山、他们终于敢做关于未来的梦。
大道纵横,阡陌交通。贵州桥的精度,是中国因地制宜谋发展的政策精度。贵州桥的跨度,是一个偏远省份从闭塞到开放,从贫困到富饶的跨度。贵州桥的高度,是几千万贵州人乃至全国的建设者用汗水与智慧攀登的高度。一座座桥梁,托举起一个全新的贵州,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坦途奋进。
编辑:潘先阳
责编:张 皓
初审:范 静
终审:陈 炜